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节  (第3/3页)
到了晌午,众学子在沿河堤上的小酒家集合,无人找到了晋许两家的踪迹。一众人用午饭时,崔洛见胡勇脸上并无痛失所爱的悲鸣。    这个年纪的少年顶多是爱慕了对方,哪里有什么至死不渝的情义。    而且,崔洛一度怀疑这世上是否真的存在山海皆枯方能与君绝的爱情。    反正,她活了几世也不曾遇见过。    直至落日西沉,众学子才陆陆续续骑马回书院,一张张俊美白皙的脸,因为风吹日晒的缘故,皆是红通通的,不管他们将来如何,如今只是青葱少年。    崔洛刚下马就被秦玉叫到了戒律堂问话。    说实话,崔洛丝毫猜不出秦玉找她干什么,而且她那日还看见了缙王与秦玉之间的纠缠,她丝毫不想不想被秦玉‘约谈’。    戒律堂这样的地方,单是听到名字,就让人不想踏足,崔洛见到秦玉时,她坐在圆椅上,正吃着糕点,眉眼极淡,像是无声的画中人。    崔洛先开口,声音不卑不亢:“秦先生找我?”    秦玉没有抬眼,招了招手让她坐下,道:“知道我找你是因为何事吧?”    崔洛:“.....学生不知。”    少顷,描金小碟里的最后一块点心用完后,秦玉方抬眸,一开口就是单刀直入:“崔洛,你是书院唯一一个没有通过县试的学子。当初你是如何进来的,你心里很清楚,此番县试,你不能落榜。”    崔洛终于有机会与秦玉对视了,她的眼睛真的特别好看,而且那股子熟悉感又涌了上来,这等气质和说话的方式,总觉得在哪里见到过,也听到过。    崔洛在她面前,佯装成听话懂事的模样,点头如捣蒜:“学生一定竭力而为。”    秦玉拍了拍手上的糕点屑,“恩,你回去吧。”    崔洛:“......好,先生保重。”    蓦的,崔洛说出这话,自己也是一僵,她好端端的让秦玉保重作何?    崔洛没有再看秦玉的表情,全当没有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转身就一路没有停歇的走出了戒律堂。    *    县试的日子转眼即至。    崔洛提前几日回了大兴,县试由本地知县主持,总共考五场,每日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即日交卷。分别考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等。    她对这些已经很是精通了,第一世的案牍劳形没有白费。    其实,大明的科举一开始沿袭了前朝,考的是“经义”。直到成化二十三年才由“经义”变为开考八股文,规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严格,限定字数,不许违背经注,不能自由发挥。后来,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才逐渐形成了以讲究格律、步骤,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    故此,只要掌握八股要意,且所写文章没有超乎寻常人认知的内容,亦或是太过发散思维,基本上便可以考过了。只要照着葫芦画瓢即可。    考试的前一天,洛十娘忧心忡忡的问崔洛:“洛儿啊,娘听说进考场是要搜身的,你.......你这副样子能过关么?”    崔洛笑的很哀叹,她这个娘总算知道,让她女扮男装回京其实存在很大风险隐患的,且不说桃花村的人皆知道她的身份,单是科考必经的过程就容易露馅。    现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她有了实力,自然会逐一扫除隐患。    崔洛道:“无事,娘放心,儿子有法子。”    她指的法子无非是在中衣里面绑上数层绷带,加上身子还没长开,只要不脱的精光,也难以辨出,毕竟考试那天时间紧迫,并非她一个考生。    洛十娘‘哦’了一声,双手合拢往西边拜了一拜:“范哥,你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洛儿,她要是考上了,崔家将来才能有依靠啊,你在那边脸上也有光不是?”    崔洛打住了洛十娘的话:“娘,别说了,爹他听不见的。”    洛十娘:“........是么?”    崔洛:“恩!”    五更天时,崔洛就已经起榻,崔老爷子带领着阖府上下的所有人皆站在门外送她,仗势隆重。    五郎此番跟着崔洛去县衙,同样很兴奋,仿佛是他自己要去考试似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