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轰炸机 (第17/20页)
置。虽然这个谜团一直没有解开,但这倒是使f-117成为了一款有血有肉的战机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战神。今天,人们仍然能够在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机场附近的航空博物馆中看到剩下的飞机残骸。 f-117于1990年停产,共生产59架,2008年退役。如此战勋卓著的精美战机之所以“昙花一现”,主要还是由于它昂贵的价格。f-117的研制费用高达62.5亿美元,单价在20世纪90年代便达到了4260万美元,而且维护费用高昂,令美国空军不堪重负。随着隐身技术的不断提升,f-22、f-35等新型飞机无需牺牲机动性便能达到更好的隐身效果,因此逐渐取代了f-117。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臭鼬”工厂 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简称洛马公司),是拥有强大研制能力和优秀 产品的世界级军火“巨头”,核心业务包括航空、电子、信息技术、导弹等。 其前身洛克希德公司由阿伦洛克希德和马尔科姆洛克希德兄弟于1912年在美国创建,二战前业绩平平,甚至几经易手。然而,二战期间生产了数款名机,包括p-38“闪电”战斗机、b-17“飞行堡垒”轰炸机、pv-1“文图拉”巡逻轰炸机等,总量接近两万架,占美国飞机总量的60%,获得了巨额经济利润。二战后产品包括c-130、c-141运输机,“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u2间谍侦察机,f-117等隐形战机等,每种产品我们今天都是耳熟能详的。 1995年,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成立了洛马公司,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贝塞斯达,产品包括f-16、f-22、f-35战斗机,u2间谍侦察机,c-5大型军用运输机,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p-3岸基反潜机,美国海军前射弹道导弹等。2015年,洛马公司还以超过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主要直升机制造商之一西科斯基飞机公司。洛马公司以已经成为美国空军第一大军火采购商,控制了40%的世界防务市场。 研制f-117的高级开发项目部成立于1943年,成立之初是为了秘密研制喷气式飞机,此后继续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探索。其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臭鼬”工厂。当时,出于保密需要和条件限制,工作场所都是临时拼凑的简易设施,附近有一家散发着恶臭的塑料厂,员工们甚至戴着防毒面具来上班。 经过70余年的发展,“臭鼬”工厂如今已经成为了“创新”和“离经叛道”的代名词,为美国军工界甚至全世界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超乎寻常想象力的奇妙产品。在这里,积极进取的工程师们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发展出了美国国防科技中最机密、最先进的武器产品。即使有些中途夭折或尚未付诸实践,但已经令全人类耳目一新,例如大型无人驾驶战斗机、载重500吨的洲际货运大飞艇、可重复使用的低成本太空飞行器、微型与超微型飞行器、体积小而杀伤力大的固态高能武器、像鸟类一样显著变形的变体式飞机、速度超过10马赫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等。这里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精英的天堂,尤其是在隐形飞机和侦察机方面成就卓著。其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也成为全世界高科技产业公司的榜样。 2.12 图-160:命运多舛的“白天鹅” 1981年底,美国《航空杂志》偶然得到了一张民航乘客从苏联上空拍到的照片,两架图-144客机旁边停放着一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大型飞机,引起了美国军方的强烈关注。第二年,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在《苏联军事力量》的序言中指出,苏联开始试飞一种比罗克韦尔公司b-1b更大的新型战略轰炸机,也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轰炸机图-160。 绝美设计 图-160源于1967年11月28日苏联空军新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招标,主要参加者包括图波列夫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以及米亚西舍夫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的t-4改进方案再度遭到否定,图波列夫设计局的三角翼方案在载弹量等参数上不达标,只有米亚西舍夫设计局的可变后掠翼方案还算靠谱。然而,苏军认为米亚西舍夫设计局在研制大型飞机方面资历尚浅,不足以承担如此重要的军机项目,干脆由图波列夫设计局牵头,米亚西舍夫设计局配合。1981年1月,第一架图-160原型机完成组装,12月18日首飞成功,第二年完成了首次超音速飞行,1986年8月列装部队。 图-160长54.1米,高13.1米,装有4台当时世界上推力最强劲的超大功率涡扇发动机,是轰炸机家族中的“巨人”。该机最大起飞重量275吨,比b-52较新的h型高出50多吨,载弹量高达40吨,比b-52h高13吨。图-160在万米高空最大时速2000千米,是b-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