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劝谏  (第1/2页)
    “郑爱卿此来所为何事?”    将郑永基宣入养心殿,张凌阳心里便猜想,郑永基莫非也是为叛乱士绅定罪之事而来?    果不其然,只见郑永基行了一礼回道“陛下,臣是为求情而来!”    虽然身为内阁首辅,可郑永基的威望不要说同前任张致远相比了,只怕放眼整个大周,郑永基也算是威望最低的内阁首辅了。    六部九卿之中,不说高霈、曹睿这些同为外戚之人不服正用经济,就连同李广泰等人,对郑永基不假辞色。    正是出于种种考虑,郑永基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出面求情,为的便是能够收拢天下士绅之心。    虽然这些江南士绅已经形同昨日黄花,但如果郑永基出面求情,不说这些出自江南的士绅会对其感恩戴德,只怕其他地区的士绅,也会对郑永基产生好感的。    再者说,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又岂是说说而已?    整个大周,除却勋贵之外,为官之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士绅出身?    也是因此,郑永基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出面。    他的内阁首辅实在太难当了。    “自古以来,便有杀俘不祥之说,且这些人虽然参与到了叛乱之中,但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天下名士。    如果陛下此番将这些人悉数问斩,只怕会引起天下所以士子的恐慌。”    顿了顿,郑永基又道“入宫之前,微臣特意去了一趟吏部,发现大周为官之人,竟有三分之一出自江南。    而这些人之中,竟又有大半之人与参与叛乱的士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此番陛下将这些士绅全部处死,不说其他,只怕那些出自江南的官吏,会因此而惶恐不安吧。    心中惶恐,他们又怎会尽心尽力的为陛下办事?心中会不会生出别的想法?    这些,陛下不得不考虑。    再说,难不成陛下也要将所有出自江南的官吏全都给杀了?”    见郑永基如此说,张凌阳不由一愣。    说来也是。    江南几省自古以来便是科举大省,为官之人只怕也不止郑永基口中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这些人分散在各地为官,虽说不能对朝廷形成威胁,可也难免心中生出其他的想法。    再说,大周也不是前世的满清。    前世,满清皇帝雍正能够顺利推行摊丁入亩政策,虽然地方上经历了一些波动,但却无人造反。    这主要是归功于满清的八旗制度。    虽然雍正还算是比较信任汉人,但也只是相比其他满清皇帝而已。    在骨子里,雍正只怕也不信任汉人。    所以在各地的封疆大吏,无一不是满人。    至于汉人,最多也只是做到巡抚之位而已。    所以说,无论在地方是,还算在朝中,满人的势力始终都要压倒汉人势力。    再加上,明清时代士绅的尿性,那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得了的。    一句话来说,就是贱骨头!    所以满清才顺利推行了摊丁入亩政策。    大周的国情明显与满清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